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?
一、测试用例设计方法
1. 正交实验法
用语言描述正交实验法会很抽象难懂,简单说,就是在各因素互相独立的情况下,设计出一种特殊的表格,找出能以少数替代全面的测试用例。其中,上面所说的特殊表格就是正交表,是按照一定规则生成的表。虽然说是特殊的表格,实际表现形式跟一般的表格没有什么区别,正交表的主要特征是,“均匀分布,整齐划一”,正是因为“均匀”的,所以才能以少数代替全部。
2.边界值分析法
一般来讲,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,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。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,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。选出的测试用例,应选取正好等于、刚刚大于、刚刚小于边界的值。
3.等价类划分法
顾名思义,等价类划分,就是将测试的范围划分成几个互不相交的子集,他们的并集是全集,从每个子集选出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值作为测试用例。 等价类的划分,最关键的是子集的划分。实际上,非数字还可以继续划分子集:字母,特殊字符。
4.判定表法
又称为策略表,基于策略表的测试,是功能测试中最严密的测试方法。该方法适合于逻辑判断复杂的场景,通过穷举条件获得结果,对结果再进行优化合并,会得到一个判断清晰的策略表。
5.错误推测法
错误推测法是指:在测试程序时,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,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写检查这些错误的测试用例的方法。
6.因果图方法
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,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,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, 相互组合等-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,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-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,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-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,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-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(逻辑模型)-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-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。
延伸阅读:
二、用例编写特性
· 一致性:主要包括用例模板一致;各同事的编写手法一致;以及用例的细粒度一致。
· 覆盖率:主要包括对需求的覆盖(也包含隐含的需求);新需求可能对那些功能会产生影响的覆盖;对各种场景的覆盖等 。
·可执行性:主要是指步骤易于理解、信息描述准确、且能快速识别出测试点 。
·执行准确性:是指用例执行的准确度,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。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执行人对待执行用例的态度。不要因为用例简单或者一些外界的因素,导致部分用例未实际执行标为通过的情况。
·持续更新:要及时不断的更新,要尽量减少用例库中失效的用例 。
·复用性:主要用例可以被不断的复用,从而减少维护成本
以上就是关于测试用例方法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相关推荐HOT
更多>>
chatgpt将带来哪些影响?
ChatGPT是一个大型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,由OpenAI进行训练。它的出现将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重要影响,并在诸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。1.提高人工智能...详情>>
2023-10-11 17:16:23
Hibernate 和 Spring Data JPA有哪些区别?
一、Hibernate 和 Spring Data JPA的区别1、功能不同Hibernate是一个ORM(对象关系映射)框架,用于在Java应用程序中管理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;...详情>>
2023-10-11 16:26:07
什么是用户体验 (UX) 设计?
一、什么是用户体验 (UX) 设计用户体验 (UX) 设计是设计和开发数字产品,如网站和应用程序,为用户提供一个无缝和愉快的体验。它包含了获得和纳...详情>>
2023-10-11 10:02:10
k-means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?
一、k-means方法缺点1.K值的选取不好把握;2.对于不是凸的数据集比较难收敛;3.如果各隐含类别的数据不平衡,比如各隐含类别的数据量严重失衡,...详情>>
2023-10-11 06:54:05